埇桥区第十届人大代表马良兵是安徽省草源牧业集团董事长,该集团创建于2008年,目前已发展成为集生态种植、繁育养殖、牛羊肉屠宰加工、食品冷链物流为一体的大型集团化公司。
2008年在外拼搏多年的马良兵,怀着对家乡的热爱毅然回到苏湖村开办养殖业,希望通过发展养殖来带动广大村民走上共同致富之路。他只身前往内蒙古草原,购进了56头犊牛,寓意56个民族。在杨庄乡苏湖村租用别人废弃的圈舍,加以修整,宿州市草源牧业股份有限公司就正式挂牌运营。发展至今,公司现有各类专业人才30余名,安置地方人员就业80余人,贫困家庭成员22名。
在创业和集团发展过程中,马良兵始终将发展生态产业、提供绿色产品、缔造品质生活、创造民族品牌、实现共同富裕为公司的核心理念,并将这一理念贯彻在集团公司的各个方面,他依托产业优势,积极投身扶贫攻坚工作,及时成立了产业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制定扶贫管理工作制度,将扶贫工作纳入到集团发展战略工作体系,不断扩大扶贫范围,丰富扶贫内容,完善扶贫措施,全面参与、推动扶贫攻坚战的实施,作出了不懈的努力。
在发展和扩大产业的同时,马良兵还积极关怀家乡的美好建设。在走访选民时获悉杜楼村农民杨志红、林庄村农民庄西海两个家庭,因为有病人和意外事故,生活非常困难,为此,马良兵在牛场工人名额已满的情况下,仍然将他们二人招到牛场,每月给他们开出2000多元工资。当别人问马良兵,增加成本不需要的两名员工,每年还需要开出5万元工资时,马良兵回答:“我每年虽然多支出5万元工资,但是能让两个贫困家庭过上正常的生活也值得,况且他们也为厂里在付出,养好几圈牛,公司也亏不了什么。”一名姓李的70岁老人,因为儿子突然遭遇不幸,留下儿媳和年幼的两个孩子需要照顾,马良兵知道后一边为老人送去救命钱,一边安排老人进厂工作,也就是看看门,打扫一下卫生,使老人每月有了经济依靠,感动得老人逢人便夸:“人大代表觉悟高,共产党人就是好,马良兵救了他们全家。”不仅如此,像这样贫困家庭,马良兵一下就扶助安排了9人进厂工作,并把他们作为特殊职工看待,为他们送去扶贫资金,让贫困户代养母牛,高价回收牛奶和高肥牛。正是由于马良兵坚持帮助基层最贫困群众,使这9户家庭实现“一人进厂上班,实现家庭脱贫”的愿望。
作为一名基层人大代表,马良兵深深地体会到:人大代表不仅是一种荣誉,更多的是一份责任,只有牢记职责,不辱使命,尽心履职尽责,积极建言献策,才能肩负起人民的重托。“代表不只是开个会举个手就完事了,平时必须多接触走访群众,搜集情况,把群众所需所想和农村发展所遇到的困难,通过代表‘直通车’反映上去。”为更好地履行代表职务,马良兵坚持不懈地学习《宪法》《代表法》《监督法》等法律法规,认真学习关于人大代表如何履职尽责方面的知识,进一步了解人大工作的特点、方法和代表的权利、义务,他说:“要当好人大代表首先要找准自己的差距,最关键的就是弄明白人大代表是干什么的。”
几年来,马良兵积极履职尽责,经常参加人大组织的视察、调研活动和学习培训,充分发挥人大代表应尽的责任,不断提高自己服务于民、为民代言的能力和水平。他经常围绕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和全区社会经济发展问题深入开展调查研究,认真撰写议案、建议,充分反映人民群众的呼声,及时把掌握的情况反映上去,做好人民群众的代言人。他坚持深入基层,密切联系选民,了解群众生活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尽可能地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所盼、所愿,积极倾听群众的意愿和呼声,广泛收集事关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并形成了诸如《加大土地流转发展规模》《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方向及策略》《加强放心牛羊肉的管理》等高质量的议案、建议,这些议案建议均得到了有关领导和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
马良兵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执注农业基础产业,建设生态良好故里,缔造健康安全生活,践行致富使命,弘扬传统文化。他积极扩容养殖规模,精化良种牛繁育,提升产品加工水平和市场容量,用辛劳和智慧,谱写一曲乡村企业家和人大代表的时代赞歌。